趁夫不在给给公DH
李薇站在空荡荡的卧室里,指节泛白地扣着衣柜门把手。手机屏幕上闪着群聊消息,那些暧昧不清的字句让她喉咙发痒。她在丈夫出差的第三天凌晨四点,终于打开了藏在床头柜里的笔记本——那个他反复叮嘱她“别碰”的设备里,藏着令人心惊的答案。
荧幕幽蓝的光晕里,密密麻麻的群聊记录正在滚动。有人用加密代码交换地址,有人用打卡记录记录独特故事。当她输进去时提供的验证码时,一串熟悉的人名让血液冲进太阳穴。
一、那扇暗门的秘密
第三天中午,李薇蹲在厨房擦菜板。消毒水的刺鼻气味混着洋葱呛人的辛辣,让她的喉咙有种诡异的发痒感。手机又震动了,这次跳出来的是两张模糊的定位截图。她的手指在屏幕上游移,最后点开了丈夫的手机付款记录。
"那是……"她听见自己说出的第壹个词。
出差行程表里空白的时刻段,和地理定位数据最佳重合。那些标着"商务洽谈"的付款记录,在另壹个空间被翻译成另一种含义。当她颤抖着打开"给给公DH"的共享相册时,整间厨房的温度仿佛骤降三十度。
二、一场精心设计的戏码
第七天傍晚六点,夕阳把窗帘染成血色。李薇穿着丈夫的白大褂,在书房里反复播放着某段音频。背景音里混着空调运转声和若有若无的喘息,某个时刻突然炸开的玻璃杯破碎声,让她后背渗出冷汗。
但更让她毛骨悚然的是那些加密沟通的规律。每到周三下午三点,群里会统一开始匿名话题;每月十五号前后的周末,总有人用特定格式报备"行程"。当她试图加入话题时,收到的却是某种若隐若现的答复:"你该不该留在牌桌上?"
三、真相揭露时的荒诞剧场
第十二天深夜,李薇瘫在沙发上抱着可乐罐。窗外梧桐树的影子在月光下跳舞,像极了手机相册里那些模糊的人影。她忽然想起前几天听到的饭圈词——"真粉"和"路人"的模糊界限,和眼前这个地下社交网络竟是惊人的相似。
当她终于在群里找到那个熟悉的地址时,喉咙突然发不出声。地址翻译出来的地点,正是他们结婚两周年时去的那家民宿。更荒诞的是,有人在点评区用解码后的文字写下:"听说老板夫妻情感很好,这里设施很私密。"
四、荒诞全球里的清醒法则
雨滴砸在落地窗上时,李薇突然笑了。手机支架上滚动的群聊消息里,有人在讨论"如何处理措手不及的妻子",这让她的笑逐渐变成抽搐。她想起前两天在医院走廊听见的对话——那个披着职业装的中年女人一边涂口红一边说:"要是能找个替身分担家务该多好。"
现在她终于明白那些加密代码的意义。那些用数字和符号编织的秘密,不过是给现实开的一道后门。最讽刺的是,当她试图戳破这场戏时,群里立刻有人发来新的加密包——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她丈夫写给自己的情书。
留给现实的答案
午夜两点三十七分,李薇把全部证据清空。手机屏幕在黑暗中亮起又熄灭,像极了医院监护仪的波动线。她望着窗外渐暗的路灯,忽然想起最近流行的都市传说:那些声称能预测出轨的AI软件,其实都是商家设计的营销伎俩。
或许生活本就该带着这种布莱希特式的疏离感。就像急诊室的帘幕后总飘着消毒水味道,又比如咖啡厅的背景音乐永远在七特别贝下面内容。当真相变成舞台上的道具时,保持沉默也许是成年人最后的优雅。
她关掉全部设备,煮了一壶过了保质期的速溶咖啡。杯子还冒着热气时,手机又震动起来。但这次显示的,是她丈夫的来电。